神经漫游 Neuromancing

「神经现实」出品的脑科学播客节目

About the show

「神经漫游」是由「神经现实」出品的脑科学播客节目,意在漫游神经与认知科学之领域,揭示认知表象与内里之趣味,由此连接业余与大众之智慧。

反馈邮箱:[email protected]
播客网站:neuromancing.fireside.fm

神经漫游 Neuromancing on social media

Episodes and Blog Entries

  • EP.17 – 在科普中寻找常识和真知

    Episode  |  June 5th, 2020  |  1 hr 5 mins
    conversations

    在“科普”系列中的第二期,神经现实最高产的原创作者曹安洁加入了我们的谈话。不论你是否是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的学生和从业者,希望我们谈到的内容能启发你——科学普及是让人有所得还是有所思,如何提出一个有意思的科学问题,写自己的书是什么体验等等。

  • EP.16 – 论 恐 惧

    Episode  |  May 7th, 2020  |  1 hr 7 mins
    conversations

    恐惧是生命的基本情绪,与环境,权力、社会架构、和个人命运等紧密相关。恐惧有生物和生理基础,又兼具开放性与随意性,也对自由、自律、自主等传统的哲学概念形成挑战。研究恐惧对情感神经学(affective neuroscience)、荷尔蒙回路,记忆和学习,以及心理治疗等都极具意义。
    朱锐教授研究心灵哲学,早期偏重于图灵计算模型论中的功能主义。后随学科发展,更加注重神经网络和人脑情感系统的结构性。对柏拉图和比较哲学也颇有研究。这一期我们一窥神经科学与哲学是如何理解“恐惧”情绪的,并借着理论反观当下生活。

  • EP.15 – 科普的浪漫与现实

    Episode  |  April 22nd, 2020  |  54 mins 48 secs
    conversations

    赵思家是名兴趣⼴泛的科普创作者。本科读神经科学,博⼠则研究听觉和神经递质⽅向, 但她做的科普内容、愿意探索的科普⽅式远不止如此。她的科普⽂章生动平实、真诚有趣,坚决拒绝成为“知识包”。你可以在知乎搜索到她的科普内容。

    在接下来两期中,赵思家会和神经现实分享有关科普的困难、逸事、内闻。一直以“科普 组织”介绍⾃己的神经现实也希望通过这次对谈,展开讲讲科普从业者可以做什么、为什么以“科普”为志业有意义感。

  • EP.14 – 得了慢性病,我看到另一个自己(疫情特辑)

    Episode  |  April 7th, 2020  |  1 hr 39 mins
    conversations

    在此次疫情中,处处封锁的交通导致了某些慢性病患者取药难的困境。本期播客,我们基于弗洛伊德的“自我”基本模型:身体-社会-心理,一起探索“长期、无法治愈的病痛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自我认知的?”这个问题。我们不只是聚焦慢性疾病本身,拉长了焦距,亦能看到疾病背后整个社会的变化也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 EP.13 – 心灵哲学如何谈论意识?

    Episode  |  March 25th, 2020  |  1 hr 40 mins
    conversations

    借助现代科学,人类用自己的智慧揭开了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神秘面纱。然而面对智慧自身的载体,我们却常常只能秉持一种不可言说的态度。意识,这个我们无比熟悉,却又不知如何定义的东西,在哲学中是如何被讨论的呢?一些哲学家试图通过思想实验证明,我们无法通过一个事物的外在表现判断它是否有“意识”、有“智能”。这些思想实验靠谱吗?它们试图回答的又是些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是好问题吗?本期神经漫游,我们来聊聊——“意识”。

  • EP.12 - 抗疫,怎么还得抗谣言?

    Episode  |  March 3rd, 2020  |  1 hr 19 mins
    conversations

    本期播客中,我们将探讨谣言的定义,阴谋论的产生,以及为什么人们容易轻信某些传言。此外,我们也谈论了疫情期间,传统媒体、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当下的新闻环境等。

  • EP.11 - PUA:视女性为工具的人,从未消失

    Episode  |  February 22nd, 2020  |  1 hr 24 mins
    conversations

    一场疫情,我们见证了灾难和人间冷暖的同时,还见证了护士被迫剃发,10万一线女性医务人员生理期急需的卫生巾却不能被纳入救援物资。女性需求被忽视,被物化,被当作物品来PUA的现实应该被更多人看到。

  • EP.10 - 疫情心理:风暴中的心灵之锚

    Episode  |  February 12th, 2020  |  1 hr 35 mins

    疫情来袭,如何缓解焦虑等情绪,增加内心的稳定感;创伤后应激障碍会不会在疫情之后大量出现,医疗从业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情绪该如何处理;替代性创伤发生在谁身上,该怎么办?疫情心理热线和危机干预热线都起到了哪些作用。

  • EP.9 - 被科技喂大的媒体艺术家 - 林茨特辑(下)

    Episode  |  February 10th, 2020  |  1 hr 28 mins
    conversations

    这就是林茨特辑的最后一期了,不论你是否到了林茨电子艺术节的现场,是否连续听完,都感谢你的收听。这是神经漫游第一次尝试跨领域制作节目,我们非常希望能听听你的听后感受。你可以通过我们的反馈邮箱(neureality [at] outlook.com)或是音频平台的评论给我们留言——你的反馈是我们节目唯一的回声。

  • EP.8 - 关于新冠肺炎,我们都知道什么?

    Episode  |  February 6th, 2020  |  1 hr 27 mins
    conversations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将讨论:新冠病毒是什么,它究竟源自何处?这一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给了我们哪些困难和挑战?我们应该期待特效药和疫苗吗?

  • EP.7 - 当具身的感官遇上AI艺术家 - 林茨特辑(中)

    Episode  |  January 24th, 2020  |  1 hr 45 mins
    conversations

    在本期林茨特辑中,我们分析艺术品如何再现和创造感官世界,争论艺术发生于客观世界,视觉系统,还是大脑当中。最后我们围绕机器做的艺术究竟谁才是观众、如何看待机器的艺术及其意义结束了这期解说。

  • EP.6 - 三件艺术品挑衅科学伦理 - 林茨特辑(上)

    Episode  |  January 18th, 2020  |  2 hrs 14 mins
    conversations

    在本期林茨特辑中,我们着重从林茨电子艺术节的三件展品的伦理问题展开,谈到艺术品如何思考技术伦理、艺术是否是诸事的通行证。后续还有分别针对艺术品所需感官进行的讨论,譬如近几年更新的视觉系统的神经基础,听觉信息是怎么让我们作比喻的,及关于时间空间的哲学思考。

  • EP.5 - 大脑是台时光机

    Episode  |  January 3rd, 2020  |  1 hr 19 mins

    你的大脑能做的最厉害的事情之一大概就是理解时间了。我们常常把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并置。但实际上,时间与空间有很大区别。除却在大脑里回忆和想象时间的前后,你不能很自在地在时间的海洋中导航——如果真能轻易做到,也不会有星际穿越那样的电影了。时间总是被我们以理解空间的方式来加以理解和比喻。我们会说时间是河流,或是道路,一条没有任何分岔、交叉、出口或转弯的道路。但和空间不同,我们可以用触摸的方式体验空间;但我们的大脑里没有一个叫时间感受器的东西。
    那,我们的大脑是怎么表征、再现和理解时间的呢?为什么记忆里承载了时间的陈旧和新鲜,为什么我们说记忆会被时间磨损?这一期我们从神经科学的一项研究来聊一聊大脑如何理解和编码时间、时间的数学模型和我们对时间的观念。

  • EP.4 - 计算神经科学家,大脑黑箱的「电工」?

    Episode  |  December 21st, 2019  |  1 hr 15 mins
    conversations, science, technology,  science & technology

    人的架构是如何实现智能的?计算神经科学运用数学模型、理论分析和大脑抽象,试图解答的就是这个问题。以计算理论为工具,我们揭示而非简化人脑神经结构之“湿”与复杂性。

  • EP.3 - 抑郁症如何自救?从承认自己「有病」开始

    Episode  |  December 1st, 2019  |  46 mins 50 secs
    conversations

    这一期我们聊了一个更普世的话题:抑郁症如何自救。如果你和我们一样好奇抑郁症的真相,关心抑郁症是否会发生在自己或周遭亲友身上,希望亲历抑郁与有工作经历的三位主播能为你指北。

  • EP.2 - 如何「无人驾驶」,从科幻说起

    Episode  |  November 17th, 2019  |  1 hr 11 mins
    conversations

    借着科幻式的推理,神无杨汉那我们三人谈起无人驾驶车的技术困境与科学基础来;末了还作了一番门外汉的伦理探讨。提到技术这个词,你不可避免地想到冰冷繁冗的细节。但技术也是日常的,正是那些习以为常的智慧创造了不假思索的便利。从业已熟悉的车辆道路城市,我们尝试畅想一个无人驾驶的复杂未来:无人车,共生道路,智慧城市。
    本期延伸内容非常长,请善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