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2 - 抗疫,怎么还得抗谣言?
March 3rd, 2020
1 hr 19 mins 21 secs
Tags
About this Episode
在新冠系列的本期播客中,我们邀请到“新闻实验室”创始人、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方可成老师,和我们一起讨论谣言的定义,阴谋论的产生,以及为什么人们容易轻信某些传言。此外,我们也谈论了疫情期间,传统媒体、自媒体和社交媒体所发挥的不同作用,以及当下的新闻环境等。
我们强烈推荐你使用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如 iOS 系统中,苹果自带播客,Pocket Casts, Overcast, Castro, 或安卓系统中的 AntennaPod)因为这是第一时间听到我们的节目并得到每期完整背景资料的最佳方法。搜索「神经漫游」,你也可以在网易云音乐,喜马拉雅,哔哩哔哩和 Spotify 找到我们。
本期纲要
02:05 印象最深刻的谣言
03:04 厘清三个概念:misinformation、disinformation和谣言
06:12 信息缺乏时期最容易出现谣言
07:10 阴谋论的土壤
09:24 人类天生就有为事物寻找因果关系的倾向
13:17 认知偏见和确认偏误:我们总是有意寻找有利的证据
14:58 直觉和理性的冲突能否改变?两种认知科学流派的观点
20:25 “辟谣”方法论:媒体人和普通人如何做事实核查
24:25 老年人轻信谣言的现象如何改变
31:50 现在的“辟谣”都有哪些问题?
36:20 国外做事实核查的经验
41:27 科学素养与科学传播
48:42 疫情中的社交媒体:情绪和同理心的力量
56:06 情绪爆发时期,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如何做得更好?
59:37 私人问题时间:做“新闻实验室”的动力
1:04:51 新闻媒体报道疫情的进步,以及我们该如何报道公共卫生事件
1:10:28 不合时宜的拟人化
1:13:52 如何定义“吹哨人”
勘误:播客中谈到的应该是丹尼尔·卡尼曼,而不是丹尼尔·丹内特
延伸阅读
- 事实核查:是指针对非虚构作品中声称是事实的内容,为了确认真实性及正确性而进行确认。事实查核可能是在作品发布或是以其他方式公开之前进行查核(ante hoc),也可能是在作品发布后进行查核(post hoc)。(维基百科)
- 认知偏见/偏误:主要是由于人们以根据主观感受而非客观资讯建立起主观以为的社会现实所致。认知偏误可导致感知失真、判断不精准、解释不合逻辑,或各种统称「不理性」的结果。(维基百科)
- [《新闻实验室》会员通讯](newslab.info)
- 成年的消逝:我们为何不需要“儿童化”的公共参与?
- 为什么人们相信阴谋论
- 科学杂志封面文章《假新闻的科学》
- 参见Lazer, D. M., Baum, M. A., Benkler, Y., Berinsky, A. J., Greenhill, K. M., Menczer, F., ... & Schudson, M. (2018). The science of fake news. Science, 359(6380), 1094-1096.
- 神经现实Mind+演讲:过于信任这个世界,是变老的开始
- 当我们相信不该相信的事情时,我们在相信什么?
- 认知偏见:大脑中的恶作剧
本期人物
方可成: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前《南方周末》记者,新闻实验室和政见团队创始人。
岳川(EON):神经现实创始人,科普作者,曾任某科技媒体的科学编辑,迷恋大脑却不敢吃脑花。
王培:北京大学传播学硕士,“神经现实”译者,译有《生命与新物理学》、《你不可不知的50个科学哲学知识》、《整合思维》等书。个人公众号为“心智与实在”。
插画/coco
后期/EON